廈門文化展廳首次入選廈門黨員教育實訓基地
近日
由廈門市保安集團承接管理的
廈門文化展廳
被中共廈門市委組織部授予
“廈門黨員教育實訓基地”牌匾
廈門市保集團自2023年12月承接該展廳管理以來,認真貫徹上級主管部門及公交集團工作部署,積極踐行國企社會責任,扎實推動展廳建設與宣傳工作。
一是整合布展資源,深挖廈門文化底蘊。緊扣廈門傳統(tǒng)文化,在展廳文創(chuàng)區(qū)中引入廈門特色非遺作品,讓廈門文化“活”起來、“實”起來、“潮”起來,豐富旅客能“帶走”的廈門文化記憶。
二是強化策劃宣傳,助力廈門文化推廣。做精做細講解工作,不定期舉辦各種公益文化活動,上半年共接待近20多家單位近300人次參觀,助力廈門文化推廣。
三是創(chuàng)新傳播方式,弘揚廈門文化精神。暢通數字化文化傳播與服務,推進解說二維碼使用,讓廈門文化信息獲取更便捷。
此次入選,充分體現上級主管部門對廈門市保集團展廳管理工作的高度認可。未來,廈門市保集團將繼續(xù)深化展廳宣傳工作,充分發(fā)揮黨建實訓基地作用,為廈門文化推廣貢獻市保力量。
廈門文化展廳
廈門文化展廳是福廈高鐵沿線車站唯一的公益性文化展廳,位于廈門北站候車區(qū)二層東北角。
展廳總面積達635平方米,整個展廳以其獨具匠心的設計,充分融入鳳凰木、白鷺鳥等廈門文化元素,通過廈門特色之旅、紅色之旅、文教之旅、民俗之旅、鐵路之旅等五大展區(qū),全面展現廈門獨特的地域風貌、人文景觀和鐵路文化,將廈門的發(fā)展縮影匯聚展廳之中,彰顯出廈門的文化底蘊。展廳還配備視頻、觸摸屏、二維碼語音導覽,設立廈門特色文創(chuàng)展示區(qū)、廈門白鷺卡通形象“鷺可”打卡區(qū)等,全方位給參觀者帶來沉浸式體驗,近距離深度了解廈門,感受廈門,搭建旅廈人員感受和了解廈門的重要窗口,推動文旅融合發(fā)展。
廈門特色之旅
廈門是海上花園,廈門島、鼓浪嶼島、大嶝島、小嶝島都是旅游熱點。鼓浪嶼島是萬國建筑博物館、世界知名“鋼琴之島”,入選世界遺產名錄。廈門環(huán)島路濱海風光、萬石植物園、下潭尾紅樹林公園、園博苑、曾厝垵、大嶝島、小嶝島漁村、澳頭漁村都是游客的熱愛。廈門是著名僑鄉(xiāng),愛國華僑投資家鄉(xiāng)建設,中山路、廈門老城區(qū)銘刻著華僑愛國的感人故事。廈門是文化中心、藝術之城、音樂之島,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(jié)每年在廈門舉辦。
廈門紅色之旅
廈門有獨特的紅色資源。福建省最早的黨支部在廈門大學囊螢樓誕生,福建省委機關早期隱蔽在廈門島和鼓浪嶼,指揮全省燃起革命烽火。電影《小城春秋》反映廈門破獄斗爭。建國后,廈門與金門長期炮戰(zhàn),海防前線30年,廈門書寫新中國史的特殊篇章。中國少先隊隊歌《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》是廈門《英雄小八路》電影的主題曲,唱遍大江南北。在朝鮮戰(zhàn)場的長津湖戰(zhàn)役,廈門紅色戰(zhàn)將、27軍軍長彭德清率軍殲滅美軍王牌北極熊團,成為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唯一一次成建制殲滅美軍王牌加強團的經典戰(zhàn)例。
廈門文教之旅
廈門是文化教育發(fā)展成績斐然的城市,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在家鄉(xiāng)捐資興辦幼兒園、集美小學、集美中學、集美大學、廈門大學等。廈門大學始終是中國南方之強,集美學村成為最美中國學村。廈門有豐厚的歷史文化教育資源。大宋宰相蘇頌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天文學家和藥物學家,創(chuàng)造了“水運儀象臺”,撰寫藥物學巨著《本草圖經》。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廈門演武練兵,驅逐荷蘭侵略者,收復臺灣。江南提督陳化成在鴉片戰(zhàn)爭中戰(zhàn)死上海吳淞炮臺,浩氣長存。這些都是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。
廈門民俗之旅
廈門在千年發(fā)展和文化傳承中,形成了富有魅力的地方信仰文化、戲曲文化、傳統(tǒng)技藝和地方美食,是億萬游客來廈門體驗之旅的豐富資源。廈門先民信奉保生大帝,流行南音、歌仔戲、高甲戲,“送王船”和“中秋博餅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。漆線雕、珠繡是廈門傳統(tǒng)技藝。廈門有風味獨特的飲食文化。
鐵路之旅
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,有著“山海畫廊、人間福地”的美譽。但福建山水相連,長期以來交通不便,人們比喻“閩道更比蜀道難”。鐵路是國民經濟發(fā)展的大動脈,福建以前只有一條鷹廈鐵路,制約了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。
要致富,先修路。近20年來,福建鐵路經歷了從追趕到超越的過程。自2004年12月25日,東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開工建設溫福鐵路開始,掀開了福建鐵路建設的嶄新篇章。鐵路建設者的辛勤汗水灑遍了八閩大地,一寸寸鐵路在不斷的延伸,期間相繼建成了溫福、福廈、龍廈、向莆、廈深、合福、南三龍、衢寧、福平、浦梅、興泉、龍龍、福廈高鐵等。
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。一張張鐵路建設發(fā)展藍圖在福建徐徐展開,福建鐵路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福建從以前進出省鐵路通道只有1條的全國鐵路網末梢,到目前“市市通高鐵”將東南沿海城市群串聯(lián)起一條聯(lián)動發(fā)展的“黃金紐帶”,進出省鐵路通道增加至11條,逐步形成了“三縱、六橫、九環(huán)”,從福建開出的中歐班列已通達全球。國家“八縱八橫”高速鐵路大通道中,有三條大通道穿越八閩大地。截至2023年9月,福建省鐵路總里程已超4500公里,其中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鐵路2140公里,高鐵密度位居全國前列,實現了“一通百通,海西八方縱橫”的新時代目標,服務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絢麗多姿的“福文化”正從這里啟航。
結語
踏上新征程,廈門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勇立潮頭,勇毅前行,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,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,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廈門貢獻。